除了这几个地方总兵官外,吴三桂还向清廷上奏,请设援剿四镇,准备在军事组织上安设重要将领作为一个方面的统帅。

在吴三桂的计划中,这援剿四镇分别为:

云南援剿前镇总兵官,以副将王景充任,驻兵武定府;

云南援剿左镇总兵官,以四川左路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沈应时充任,驻兵曲靖府;

云南援剿右镇总兵官,以湖广益阳总兵官、署都督同知王辅臣充任,驻兵洱海卫,即云南县(祥云);

云南援剿后镇总兵官,以都督同知王屏藩充任,驻兵楚雄府。

各镇的军事建制,在总兵官之下,设左、中、右游击三员、守备三员、千总六员、把总十二员,计有骑兵六百、步兵一千五百、守兵九百,共三千人马。

这四镇相当于后世的四大军区,其总兵为该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直接隶属于吴三桂,是吴三桂的嫡系部队。

当然,窦英得到的情报不可能如此详细,但也够他仔细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沙盘上清军的布防一目了然,看似防备周全,既有各城各地的守军,又有四镇机动,可增援各地。

但窦英却从中看到了机会,并制定出反攻计划,且不断地加以完善。

首攻永昌是没有疑问的,根据守将和驻兵,窦英判断出敌人将以坚城为恃,且在整个云南的防御体系中并不是重中之重。

很显然,吴三桂盯着的重点地区是监国太子和晋赵二王所在的普洱,以及云南土司的最强者——元江那嵩。

尽管窦英斩郡王、杀贝勒,两伏磨盘山、奇袭永昌城,堪称明军接连战败的唯一亮点。

但吴三桂也不是小瞧了他,而是正常的思维。他认为窦英虽然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却对攻城作战并没有什么办法。

只要能在坚城下拖住反攻的明军,不用多,有个十天半个月,周边的清军便能增援而来。

而凭守城的五六千清军,只要粮草充足,不出内奸,哪怕是有两三万明军也足以抵挡。这在当时,确实是再正常不过的军事常识。

况且,连遭失败的明军在重武器上可谓是损失殆尽。别说攻城用的红夷大炮了,便是小型的虎蹲炮,也是极少。

而这个考量,也是吴三桂分析判断后得出的结论。

这么看来,吴三桂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分析判断也是正确。唯一的疏漏,便是不知道窦英是穿越者,有着几百年后才大放异彩的破城之术。

在沙盘上按照搜集来的情报,标记好敌人的大致兵力布署后,窦英才起身看了看,满意地点头,又对军情赞画柳大洪赞道:“多亏柳赞画广加联络,才获得如此详细的敌情。此番反攻获胜,柳赞画当为首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