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焕点点头,朝着老板拱了拱手,离开了纸店。
回到家,杨焕缩在了自己的房间内。
房里有一张方桌,杨焕将纸平摊在桌上,研完墨,手里抓着笔,看着微微有些发黄的纸出神。
“想什么呢?”
正在杨焕思考时,一个柔柔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孙四娘手中端着一碗茶,看到杨焕拿笔对着纸发呆,不禁好奇,看了看那空白的纸,笑道:“你这是要画什么呀,还专门跑出去买纸?”
而当她看到放在那张纸旁边在其他十几张纸更是愣住了,惊讶道:“你怎么一下买这么多纸啊,这可花不少钱了吧。”
“钱倒没什么,不投资怎么赚钱呢?”杨焕将笔放在一边,接过了茶杯,笑道。
“啧啧,你想到什么啦,为啥想起画画了?”孙四娘问道。
“不是画画,是想写点诗!”杨焕一边喝着,一边笑道。
“什么?你会写诗?”这可让孙四娘呆住了。
“这有啥奇怪的吗?”杨焕喝了口茶,抬头看向了他。
“你还识字啊?”
“呃……我不识字,又怎么能看得懂字呢?”杨焕嘿嘿一笑。
刚来大唐时,虽然杨焕是双料博士,书法也有些研究,可终究在他那个时代所学的都是简体字,好在五保村的时候,村里有个读书人,家里倒是有些书。唐朝所用的主要书体就是楷书和隶书,所以倒也好辨认,平常没事的时候看一看,把字认了个差不多。
只不过,却没有什么机会书写,好在他在现代有一些书法功底,所以杨焕即使没怎么写字,心里对书写倒也不忌讳。
“可是你写诗,写诗不是那些读书人才会写的吗?”孙四娘瞪大了双眼,她本身是不识字的,对那些识字的人十分崇拜。
她有三个哥哥,虽然大哥二哥小的时候对她也特别好,可她最为崇拜的却是三哥,三哥从小学了些字,可进了学馆却无法从中脱颖而出,最终只得无奈去当了个不上品级的牧监群头,即使这样,也让孙四娘很是景仰了。
她没有想到,杨焕竟也认得字。
杨焕看着孙四娘那崇拜的目光,心里虽然得意,却也有些无奈。
这就不得不说到唐朝的科举制度了。
科举制度自隋朝建立以来,为唐朝所沿用,不过却又几经变革,唐高祖李渊在很多国家制度方面都学习了前朝,科举制度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和以后朝代建制完整的科举制度相比,即使到了唐高宗李治年代,很多方面也欠缺完善。
不像后世的科举三试那么完善,此刻还属于二级考试制度。
每一州县都有相应的学馆和学舍,更小的单位则有私塾,只不过前者和后者却不相同,私塾只要基本有钱就能读,最多也就认认字,甚至还不需要太有钱,可前者却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入学前还会经过简单的考试,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测试,能力太差者,又没有背景的,是很难进入的。
进入后,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要从学馆和学舍中脱颖而出,才能参加各种类型的考科举试。
而脱颖而出,却不仅仅是成绩好,还需要相关名人名士的推荐,这一点受到前几朝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这是第一级的初选。
不过,真正复杂的却是第第二级科举考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