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高句丽的雨季来临,秋风瑟瑟,清凉之风醉人。

夜晚星空寂寥,黑夜无声。

在刚刚一场秋雨滋润下,空气特别的清新。沉闷的夜晚,一条廖无人烟、荒凉道路上忽然有动静传来,惊得灌丛里的小动物快速窜进树林深处。

随着远处的动静逐渐逼近,一排长龙的火光出现,马蹄铁踏在地面上“噔噔”作响,一队头顶盔甲上插着红缨、身着铁甲的卫士坐在马背上举着晃晃悠悠的火把出现,其后是上千人的步兵持着刀戟步行。

李康坐在马背上有说有笑的和身旁一员将官讲话,没有丝毫不耐烦的应对那人喋喋不休的抱怨。

“程大人,何必这般心急难耐?该安排的事情,在下已经都安排好了,再有一日的时间就可以到萨水,过了萨水后便可与卫大将军他们汇合。”李康一脸轻松洽意,语气淡淡地说道。

程大人就是李康旁边的这位,其人造型怪异,异于常人,他把自己的头盔用胳膊架在腰间,头发不似他人一样束发,而是周围秃顶,头顶上系着一个小辫子,皮肤黑黄、双眼明亮有光。体型偏瘦,但胳膊上露出的肌肉却显示他很强壮。

在七月初三,这位程大人带着一千兵马跟着李九找到了李康,奉郭亚将的命令来支援李康。

他叫程刚,为郭焕手下的一个守义尉散官,一个荣誉称号,无实权,其人是一个老军伍,三十余岁。

李九向亚将郭焕讲了李康请求援兵的要求后,郭焕便派程刚带领一千兵马去助李康一臂之力。

准确来讲,程刚算是郭焕的一个门客,也是郭焕的亲信之人。郭焕派他带兵支援李康,既是相助李康,也有监督李康筹措粮食的含义。

程刚到了以后,李康迅速的了解了程刚的身份,然后就拉着他一起带兵一路向东而去。

除了给大军筹措粮草外,李康另有自己的盘算,想带着这支兵马去对本次大战最关键的地方:萨水。史书记载关于这次隋军九路兵马一败涂地的地方。

……

程刚对于的李康的话不置可否,淡淡的笑了笑。

那日李康和自己讲大军东进、如果他们和大军相隔太远的话,那筹措的粮草就不易运送,他们应该在大军附近筹集粮食,好立时送给大军,于是二人便吊在九路东进大军身后一两百里之处,一边行走,一边从百姓那里筹措粮食。

根据前面传来消息,九路兵马已在三日前追击乙支文德渡过了萨水。

大军进攻的顺利,也让程刚和李康在后面放开了手脚干活,人多力量大,他们短短几日内在几处城池里大肆搜刮一番后,便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粮食,可以再让卫玄这一路大军数万将士支撑十天半个月。

既然粮草筹措的差不多了,二人便压着粮草赶去和大军汇合。

不过有一点让程刚很不喜,这个年轻的小将一路上总是劝说自己走慢一点,说是防备贼人袭击粮草。

再有雨季来临,今日白天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阻拦了他们的行军,为了早日和大军合兵一处,程刚便下令趁夜赶路。

“程大人,你这催促的也太急了,明日百天再走不可吗?你看着道路泞泥,大家伙走起来多有不便呀!”

“李小兄弟,还是快些好,大军都已经逼近高句丽人的王城了,我们再墨迹,等到了的时候连碗汤喝都没有。”甩了甩头上的辫子,程刚带着一丝无奈和急切讲道。

他想不明白,这个年轻人做事怎么这么拖拉,他还赶着回去参加攻取平壤城的战事了,到时要是运气来了,自己能以抓住几个高句丽的大官,那可就是可是大功劳呀!

可无论自己怎么讲,这个年轻的后辈就是坚持以稳妥为主,不肯加快行军的速度。

李康表情中带着无奈“唉!我还是那句话,程大人你无需着急,平壤城坚固高达,想要攻克它非一日之功,我估计大军也就才开始攻城,我们脚步慢一些、晚到一两日没什么问题。”

“建功立业的良机可不多得,万一错过了这次的攻城之战,可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伸出身子,程刚凑到李康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旁,语重心长的说道。

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李康向他点点头“知道、知道,程大人你放心好了,我们不会错过的,为了咋们身后那些粮食的安全起见,还是一路慢行为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