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立鸡群的朱利叶丝就像是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了天港队场上场上的球权,不断地进攻尝试,希望给刚才史蒂芬的那几分作出他的回应。

不过手上的活似乎是不太听话,也或许是在日本打球遇到的都是软绵绵的中锋他也把国内这个身高的内线也想成那样,反正是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

第一个球,背身强打张展,虽然依靠体重把张展死死挤在了后边,但是自己身体的移动也并不灵活没法转身只能依靠勾手或者半转身投篮,他选择了勾手但是直接磕到框上。

第二个球用的是中投,连罚球都没有把握更别提中投了。

第三个球终于是进了,这次是抢了一个进攻篮板,然后打进的。这种球也是天港队主教练最希望看到,他们队特别需要一个能抢篮板的中锋。

前面两天的两场比赛结束,朱利叶丝场均12个篮板把球队的篮板保护得很好,其中3.5个前场篮板更是意外之喜。

此时CBA的舞台上,会去抢前场篮板的球队很少,大部分球员都是除非前场篮板掉到手中,否则是不会去抢的,至于NBA中那种从三分线外冲进来一飞冲天再大力暴扣或者压着另一个球员的隔山打牛就别想看到了。

不现实的一种东西。

不过这种大量的球权集中在一个球员手中的做法是会传染的,朱利叶丝是天港的特权球员,浔兴队里面也有一个特权球员,那就是龚松林,如果只是在比较浔兴队里的特权球员的话,史蒂芬是竞争不过龚松林,哪怕主教练跟他一样是来自美国的,但也不可能剥夺掉队长龚松林的

看到朱利叶丝一个人要干一支球队的工作,他也是开始不断地向队友伸手要球权。

BATTLE!

这种东西观众最喜欢看了,虽然不是同一个位置的单挑,但是也足以让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相比于朱利叶丝的单打独斗,龚松林并不缺乏队友的帮助,相反,在广汇蒋兴权手下一个赛季的锻炼,让他对团队篮球的理解更加的深了。

有了队友帮助的龚松林,打得当然比对方轻松和高效。

整整半节的双方对飚时间,朱利叶丝上演的是10投5中,6个篮板其中2个前场篮板的中锋数据,贡献了全队暂停过后13分里面的11分。

龚松林给出的回应是7投4中2个篮板1个助攻1失误1个犯规填满所有数据统计表格的数据单,虽然命中数少一个但也一样拿到了11分,因为4个中包含了2个三分球。

分数是相同没错,但是龚松林所用的出手次数更少,这也意味着他并没有彻底破坏这个队伍的团队性,因为比分是不会骗人的。

39比43

浔兴队反超了4分,这个领先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既有个人又有团队的进攻方式直接让普拉达放弃了在最后时刻换上史蒂芬的打算。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换上史蒂芬除了做折返跑其实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其他队员最后还是会把球传送到龚松林的手中。

如果史蒂芬上场了不服从这种团队的意志,那么他也不会得到这种团队的认可,过于突兀的个人反而会伤害到整个团队。特别是他们两个现在对于球队来说都是外人,这点是不能不注意的。

特别是史蒂芬,如果不能够融入到团队里面或者一个人能够CARRY这支球队,那么球队炒掉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对于外援,请谁不是请,只要有足够的水平直接砸钱就行了,反正属于消耗品。

别看外援在国内职业联赛里面混得风生水起,但是都是属于消耗品,很少有一个外援能够在一支球队呆上两年以上的,最多的就是那种吃了今年没下年的雇佣兵合同而已。

如果他们和队中国内球员起了冲突,特别是与核心球员无法和平共处的,那么处理的肯定就是外援。所有俱乐部都知道,只有国内的球员才是这支球队真正的根基和财富,属于俱乐部和体育局的自己人。

这种比赛过程完全就不受教练的控制了,普拉达也放弃了这段时间对于场上局势的控制,反正又不吃亏,把所有一切放给球员也是正好观察场上的其他球员表现。

首当其冲的就是张展,已经在浔兴三年的他在场上表现得算是中规中矩,不过两个人的对决也给他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朱利叶丝想要表现出来就得首先突破张展这道防线。

10投5中,这种成绩如果是放在国内球员手中,完全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效率。但是放在一个外援手中,就有点看不过去了,特别是内线球员。

对朱利叶丝是不够看,但是对于张展来说就是身上的加分点了,证明了他的防守限制是有效的,哪怕最后自己都失位丢掉对位球员了,只要最后一下对方没有把握住机会这球仍然会被视为有效防守。

还算是不错!

这是普拉达观察半节后得出的一个结论,而且身材也算是高大,在场上可以适用多个位置。慢是慢了点,但是坦度足够,如果是用一场20分钟来衡量的话确实不太够。

防守朱利叶丝的这几分钟里,张展一共被吹了3次犯规,其中两次投篮犯规,要不是对方罚球能力实在扎眼,换个罚球好一点的,此消彼长,张展的表现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还行了。

但是又不指望他一场下来需要顶上20分钟,最多10来分钟顶上场上的空缺,给主力球员一些休息时间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