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写完一本书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怅然感,心里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不知道该如何将它填满。问题是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就像是一种无法规避的天性。
不过,既然写完了一本书,心中除了怅然,还是会有一些其他的感觉。
当我写下这本书的最后几个字时,我的脑海中反复回想着仉若非的种种经历,越是想,越觉得他无比平凡,当初设计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本想将他设计成一个不凡的人,可后来我才发现,一个连平凡都做不到的人,又如何能做到不凡呢?
纵观仉若非这些年的经历,他就是一颗被催熟的果子,进入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当,承担起了一份本不属于他的责任,纵使天资卓越,也摆脱不了艰难坎坷的宿命,好在他接受了这样的命运,从未逃避,每一次都勇敢面对,在大部分人都失去信心的时候,他也总是会对周围的人说一句:“相信我。”。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生活这东西,永远是被动大于主动,有时候一个不留神,你的肩上就落上了一些责任,一个不留神,你就要面对从未面对过的困难,或者一个不留神,你就遇到了那个你不想面对的人。
这样的被动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可人生并不会给我们选择的权利,大多数时候,只能勇敢地去面对。
仉若非是这样,你我也不外如是。
刚开书的时候,就曾有读者在上问我,为什么老是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写书,是不是灵异类的书比较适合用第一人称来写。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不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而是我的偏好问题。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偏好,和我早期的阅读习惯有关,我是初中时期才开始看的,当初最喜欢的两本书,一本是海底两万里,另一本是鲁滨逊漂流记,这两本书恰恰都是第一人称视角。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阅读习惯偏爱第一人称。
再后来看福尔摩斯,看肖申克的救赎,看鲁迅全集的时候偏爱狂人日记,都是这种阅读习惯的体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