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村里拖拉机的时候,沈义把建筑材料收了三分之一左右到储物空间,准备到山上的时候偷偷放出来,减少大家伙的劳动量。
没过多久,两台拖拉机突突突的冒着黑烟出现在沈义的视线,拖拉机上威风凛凛的站着投资合作的村民,就连刘大嘴和徐桂兰也跟着大伙一起来,大白话柔柔也跟随李德才从拖拉机上跳下来,现在村里都知道这时沈义养的宠物,加上这两家伙又会各种卖萌,大家见到也都会逗一逗大白和柔柔,大家也乐意带着两家伙解闷。
一台是李大光的拖拉机,另一台是李文达的,也就是老村长李大爷二儿子,李文达平时话不多,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闯荡回来后,媳妇在村子开了哥小卖部,自己买了一台二手拖拉机在村李拉拉庄稼什么的。
沈义给了李大光和李文达一人500块钱,开始的时候两人都不肯收下,后来沈说道,这是拖拉机的油钱,人工不要钱可以,但拖拉机要烧油,并且这钱是记账的,到时候算作养殖基地的开支。两人才不好意思的收下。
下车后两人表示,就算干不动重的的活计,帮忙看着材料也好,但等到干活的时候,两人并不比男人差多少,男人抬着一块隔离栏,她们同样也抬一块。
大家伙都没见过隔离栏的材料,纷纷问道这是什么材质,沈义解释道这是一种新型怀抱材料,非常牢固,价格也不贵,隔离栏和网罩才六万多。
沈义也真心感觉累,本来就是帮助带领大家发家致富,自己贴钱不说,还不能说真话,不然要是大伙知道这材料差不多是他们所有人投资的总和,估计直接就吓懵了。转念一想,哎,想那么干嘛,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村子里做事,有什么埋怨的。
人多力量大,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两个拖拉机装的冒尖冒尖的,又三米多高,担心山路难走,没敢装太多,留下了徐桂兰刘大嘴在镇上看守材料,其余的男人扛着锄头铁锹跟着拖拉机开进山里。
通往道观草屋的路也不知道是什么年月修建的,平时也没有车辆经过,路上坑坑洼洼,很多地方野草长的半米多深,第一趟路程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到道观,卸完后,大家又往回赶,准备下一车。
大家预估了一下,估计照这样的速度要装个十来车,两辆车其实也就只要五六趟就可以了,为了能尽早运完,早日建成养殖基地,大家都格外卖力,一趟接着一趟,最后还差两三趟的时候,沈义请刘大嘴和徐桂兰提前进山,给大家准备晚饭。
等到最后一趟运完的时候,差不多晚上九点多了,大伙也累得气喘吁吁,但大家都兴奋的畅想着养殖基地建成后的样子。
沈义招呼大家洗手吃饭,大家开始还不好意,推辞了一番,后来沈义提出说今天在县城买了几瓶好久,大家才笑呵呵走进屋中。
“二娃,你什么时候拉通的电啊,好久没到山里,没想到你这里变化这么大,要是平时进来,还真不敢相信这是老道观了”陈小兵对着沈义说道。
陈小兵刚回村的时候,仗着自己走南闯北,阅历丰富,口袋里也还有一小笔钱,总是到处炫耀到,刷存在感,第一次看到沈义的时候也还把他当做是一年前的那个到处借粮食,讨学费的二娃子,但随着沈义在村子里搞起了山货收购,带着村民投资了野猪养殖,今天又看到破旧的道观也没沈义打理的焕然一新,还添置了太阳能,已经暗暗吃惊沈义到底赚了多少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