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竹简色泽发黑,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而上面的字体却是用一种奇怪的文字写成,他自认为学富五车,即便算不上才高八斗,在当世年青一代中也算的是佼佼者,然而亦看不懂竹简上写的是什么东西。

惊讶之下不由将箱中的书籍全都翻了翻,到了这个时候他才隐隐感觉到,这批书籍极有可能是古墓中盗掘而出。换句话说,白日里那个青衫汉子就是县吏所追捕的盗墓贼。

想到这里他不由苦笑,开始没将之放在心上的一件事情,没想到最后竟也看走了眼。

而手中书籍他把玩良久,也意识到这极有可能便是传说中消失已久的蝌蚪文。当下心中开始兴奋了起来。

凭着昔日的刻苦就学以及父亲的殷殷教导,他逐渐从手中古籍中看出一些端倪来。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

“益干启位,启杀之。”

……

“伊尹放太甲于桐,七年,王潜出桐,杀伊尹……”

……

张祎皱着眉头,不由暗道:“此是何书?记载居然如此怪异,内容尽是离经叛道。”

方才所读《古文尚书》中,有一篇《虞书·舜典》中便道: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圣人以天下为公,所以尧之帝位不传于其子丹朱而传于舜,正是由于看重舜的品质。而后舜之帝位不传其子商均而传大禹,亦是一脉相承,被后人称之为“禅让”万古流传。

然则从手中古籍记载所言,当初帝舜从尧手中取得帝位实非“禅让”,而是赤裸裸的权力争夺。也正因为大禹也是用同样的手段从帝舜手中取得帝位,所以大禹死后,伯益想依样画葫芦,却被禹的儿子启所击败,开启了“家天下”的过程。

同样的,儒家以伊尹、周公、霍光居于摄位而不篡,作为人臣之楷模流传后世,以手中古籍记载而言,伊尹与太甲之间的君臣关系也并非传说中那般和谐。

一时之间,他对古籍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一卷卷地不断钻研下去。眼看东方逐渐发白,他却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颓丧。

好像在那么一瞬间,他感觉自己从小以来三十多年的信仰,出现了漏洞。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