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秦王被贬的消息像风一般刮过整个中原大地。

当然,这话有些夸大,但整个京城算是已经传遍了,学子们把这件事的胜利视为自己的骄傲。

其中的刘、黄、李三人更是成为了众人的领袖,更确切的说是大家都以刘姓学子马首是瞻。

也因此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刘姓学子读书不行,搞团建什么的倒是有一套。

吸纳了一些以他为首的学子,大家紧紧的抱成团,一时间,风头无二。

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他们的原因,才完成这一伟大的转折,酒宴庆祝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

基本上是走到哪儿谈到哪儿,哪怕是上个茅房都得说一下,听说秦王的事儿了吗?

整件事在不少有心人的推动下像瘟疫一样向四周蔓延,作为始作俑者的顾天心并没有参与其中。

在秦王出事之后就脱身而去,好似料定了这是一个墙倒众人推的结局。

有既得利益者就有损失惨重者,当然,浑水摸鱼的自然也少不了。

秦王倒了,原本属于他的势力现在成了各方拉拢的首要对象,变的炙手可热起来。

但这一切都跟秦王无关,自从那日浑浑噩噩的回到王府之后,秦王一直闭门谢客。

就连那些本属于他的阵营里的人也都不见,好像真的被武成帝吓到一样。

又好像心灰意懒,秦王府的老管家开始大肆收购佛经,舍利等物。

传说秦王府的后院暖阁里已经开始供上了佛像,秦王每天都要焚香念经许久。

消息传出之后,众人议论纷纷,尤其是净坛寺还派他们寺里的主持亲自前来和秦王讨论佛法。

据说二人相谈甚欢,秦王决定每年捐给净坛寺两千两银子的香油钱,好好供奉佛祖。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京城周边那些中小型寺庙纷纷前往秦王府拜访。

只是连秦王的面都没见上就被净坛寺的主持撵走了,说秦王已经是他们寺的俗家弟子了,暂时不接受讲经。

据说就连紫云观也曾派弟子来过,紫云观毕竟是国教,秦王就算要信也该信道教才对。

而且道教从来不禁止门下弟子娶妻生子,规矩没有这么大,但秦王态度很坚决。

紫云观之人没有办法,只好离开,别人倒是不急,被赐婚给秦王的太后娘家人着急了。

这秦王要是真信了佛了,他们家闺女可怎么办?眼看着就连紫云观的师父都没办法说服秦王。

他们只好找到了皇帝面前,想让皇帝来管管他的儿子,毕竟,这婚事是他指的,不能撒手不管是吧!

武成帝倒也干脆,也没召秦王进宫,直接就给定了日子,二月二十,黄道吉日,宜嫁娶。

秦王也没表示出反对,反正就是平静的接了旨,谁也不知道他是因为真的想遁入空门没兴趣,还是不在乎。

事情也随着婚事的举办而停了下来,接下来马上就到春节了,衙门也到了该挂印的时间。

晋王府,这是顾天心来的不知道第多少次了,走的特习惯,都赶上自己家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