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尊为帝王,是百官之楷模,万民之表率,所言所行备受瞩目,形端表正万人敬仰,徇私舞弊百害之首。
凌非飏既然承认做出残害手足丧尽天良的事情,皇帝如果选在这种时刻徇私包庇他,便是那个百害之首。
凌慕轩不曾直接求皇帝严明公正为他主持公道,也不急着为死去的侍卫讨回公道,语气平和有着为人着想的意思,然而,说出的话却是句句指控凌非飏的罪恶,字字铁板钉钉提醒皇帝凌非飏做了不可饶恕的事实!
这种以退为进的方式算不得高明,别人一听便知道他的意图,然而,越是简单明了的方法更显直接且刁钻。
凌慕轩的咄咄相逼,莫须有指控落在凌非飏身上。对他的控诉,凌非飏不作言语,他清楚自己说得再多也是徒劳无益,与其与他发生口头争执,不如把事情丢给最具说话权的那个人解决。
他不喜欢麻烦,父皇既然把问题指向他,那就别怪他把自己搭进去。
如师如父皆是如此,生死何惧,比狠,谁怕谁呢?
凌非飏沉默的态度在别人看来就是默认,皇帝面色沉静,看不出异常,实际上对他的表现是又生气又失望。
别人想方设法陷害他,他倒是海涵,不予计较,反而顺应其谋,推波助澜,帮那些包藏祸心的歹人断了后顾之忧!
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反抗自己的父亲,甚至威胁他?皇帝透心凉,心里愤慨异常:好啊!这就是他的好儿子!公然和父亲作对,不愧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
至于凌慕轩的反其道而行,皇帝叹息又是一个好儿子,借势为己用,拿崇尊帝位作为处置自己兄弟的话柄,论到心计手段,一个两个半斤八两,不愧是亲兄弟,都不让他省心!
皇帝面不改色,平静地看着三兄弟。
凌非飏作为整个局势中的关键人物,事不关己任由事态进一步发展,表露出来的冷静给人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
凌慕熙至始至终保持沉默,兄弟三个他是中间那个,左右是他的兄弟,两人之间的矛盾,帮谁都不合适,这里自有他公断,目前来说静观其变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三兄弟中只有老大流露出悲呛神情等待皇帝的答复,作为受害者,他确实是最需要答案的那个。
只是,凌慕轩隐隐担心,如果皇帝这个时候包庇真凶,即使他想报仇,有皇帝在,面对真凶也无可奈何啊!
皇帝自是不知他们真实的想法,不过,之前凌慕轩不遗余力对凌非飏的指控,作为父亲有必要在中间调停一下。
“慕轩,你是不是已经认定遇袭之事是予之所为?”
听到他明知故问的话,凌慕轩心里一阵冷笑,凌非飏都亲口承认了,你还想为他辩解、保他吗?
凌慕轩并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面露出必要的亲和中带着怨气的神情,道:“父皇明察,四弟做出这般有违伦理的事,想必是一时昏了头脑,儿臣虽负伤严重,好在还有一口气在。您放心,儿臣自是不能怪他的!”
有你护着便是不能,而不是不愿,话中浅显的暗示,在座谁听不出来呢!
从兄弟二人的言语中,皇帝明白了他们是积怨愈深,经过这次的误会之后,已经到了心结难解的地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