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两位老人家相互攀谈起来,元盖把自己两人去的地方说了,目的当然没有全说,只是说去谈业务,两位老人则是回家,听口音就能听得出来,他们是典型的陕北人,这次到帝都是来探亲。

老人是位老红军,七十多岁了,当年参加革命的晚一点,并没有当上什么领导干部,在五十年代的抗援战争中受伤后退伍,回到陕北老家当了普通的工人。

有四个孩子,其中三儿子比较有出息,在帝都扎下了根,两个老人谈及三儿子的时候语气中透露出一股自豪感。

元盖旁敲侧击了几次,他们都没透露出三儿子的名字和工作。

对于其他几个孩子,谈论的颇多。

大儿子在当地一家国企当个小领导,属于衣食无忧濒临退休的状态。

老二是个女儿,医院的医生,老四也是儿子,目前还在军校里面教书。

一家子过得不错,他们不断的夸赞现在的生活比过去要好上太多了,连火车都有卧铺,而且还是软卧。

“大爷,我看你们也困了,我们上去休息了啊,明天时间还长,接着聊天。”

元盖打了招呼,跟苏易分别取洗漱之后上了上铺休息。

苏易基本上只是听,通过老两口的话语,他分析,他们的三儿子的职位应该不低,而且还是个领导干部不是不同商人,否则不会一直避讳着不说,是怕给他们的三儿子沾惹上什么麻烦。

不过苏易本身也不是攀附权贵的人,他倒希望没有跟任何权贵生瓜葛,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天,苏易两个人买了火车上先卖二十五,最后卖十块的盒饭,期间在大站停车二十分钟的时候,元盖还下车在站台上买了烧鸡凤爪香肠等食物。

老两口则是自带的食物,老头的包稍微大一些,里面装着的是特制的干粮。

据他说,这个干粮原本比脸盆还大,他们带着一个整个的到帝都,吃的还剩这么一小块,正好回去路上吃了。

“锅盔!”

元盖一听就知道了,把买来的烧鸡撕了小半分给老两口,把他们带的咸菜挖了一勺子到自己哪儿,这样算是物品交换,两个老人也就勉强同意了。

又是一个白天,三顿饭吃过去,彼此非常熟悉了。

老头主动问元盖,到了长安之后是否有人接,如果没有,可以跟他们一起走,大儿子会派车来。

元盖看了看苏易,见苏易没有明确反对的意思,便承了老两口的好意。

虽然孩子有了出息,但是两位老人依然比较节俭,在火车上要吃四顿饭,他们却只带了一些锅盔和咸菜还有黄瓜,吃的时候解释了好几遍,年纪大了,吃不惯荤菜。

晚餐的时候,苏易叫了四份盒饭,二十五元钱一份的,老太太连忙制止苏易,说自己不饿,看到苏易非常坚持,小声的说,

“等他们等会儿卖不掉回来的时候再买,这一份盒饭,地面上也就几块钱就能吃到了,这会儿没人买,等会儿他们就得降价,二十五的十块钱就卖。”

“没事,饿了,就吃点热乎的。”

火车上的食物当时吃饱了,过了一会儿就感觉到饿,有点书上说的榆钱饭那种哄饱了肚子的感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