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路奔波,确实很累,但王滢现在却并没有睡意,她在脑中回想着与陈纵之前交谈的种种。
第一次和陈纵见面,产生了怀疑,然后她就立刻开始调查,并且亲自到了?城,跟踪陈纵、和他对质。
第二次和陈纵见面,在小笼汤包店,她直抒疑问,因为她很确定陈纵和弟弟王哲是朋友,切对自己没有恶意。不过陈纵除了告诉她王哲已经亡故外,并没有告诉她更多的东西。
如果是其他人,在苦苦追寻了四年的真相近在咫尺时,恐怕不会愿意轻易放弃,而会继续追问不休,哪怕陈纵不愿回答,也会再各种暗中调查。
但王滢却没有,从那天之后,她既没有再追问有关王哲失踪和逝世的事情,也没有暗中跟踪调查陈纵。因为陈纵说的一句话:
“滢姐,相信我,我不能告诉你王哲去了哪,这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我好,为了所有人好。”
王滢因为治学的习惯,判断事物时,一向是讲证据,讲逻辑,讲推理,讲客观规律的,但与此同时,她也很相信自己的直觉。从陈纵的种种表现来看,她很确定陈纵与弟弟王哲是好友,按陈纵的说法,更是“可以为对方换命的兄弟”。
如果是“可以为对方换命的兄弟”,那么毫无疑问,陈纵对王哲的死也肯定不会轻易释怀。按理说,自己是王哲的姐姐,他既然见到了自己,事情也都摆明了说,没有理由不把真相告诉自己。但他不愿意说,那说明导致王哲失踪、死亡的事情,说不定也发生过或即将发生在他的身上,也可能整件事情根本还没有结束。如果自己深入追查的话,不仅自己会有危险,也会危及陈纵,甚至会危及其他人,所以他才会说“这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我好,为了所有人好。”
王滢不会觉得“你偷偷告诉我,我不会轻举妄动”之类的话,这等于是让别人将安危放诸于她的自控力上。所以,既然她觉得陈纵是可以相信的人,那么她就不会做出什么让陈纵陷于险境或左右为难的事来。所以,从第二次小笼汤包店见面后,她再没有对陈纵进行过试探和调查,她在等待,等待着陈纵认为安全的时机,等待陈纵需要帮助的时机,等待陈纵主动找他。
四年毫无头绪地等待都过来了,再多等一等,又有何妨?当然,她也始终保持着在微信上和陈纵的联络,制造着正常的接触。
到今天,终于让她等到了。
她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这次见面,陈纵对她信任的增加,也才会有那些关于上三宗、下七宗的交流,袒露了自己和那位“表姐”的一些特异,甚至主动提出了和特调局的合作。这种信任不是单单“相信她不会出卖我”的信任,而是对能力、行事风格的全面信任,她知道自己之前对陈纵的信任,得到了回报。
她可以感觉到,陈纵需要她的帮助,所以她对于陈纵想要知道的事,都是尽可能地回答。她知道,只要陈纵需要她的帮助越多,她能够自然而然接触到的真相就越多。
陈纵肯定是经历过了一些什么,虽然从简单的背景经历调查根本看不出来,但王滢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推断。
而那个突然冒出来的不可能是陈纵表姐的“表姐”,很可能就是关键点。
不过王滢依然不会自己主动地去针对那位“表姐”做什么窥探和调查,不论特调局打算和陈纵合作还是针对恒宇医院的A07类事件的调查,都必然会对陈纵和那位“表姐”有相应的调查,到时她顺应要求参与其中便可以了。
“不能着急。”王滢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
就在她闭上眼睛准备睡觉的时候,手机忽然响了起来,诧异地拿过来一看来电提示,立马精神了起来——来电的是特调局的副局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