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兟甲兵缓缓走出叛军大阵,手中大盾长矛狠狠向地上一杵,齐声大喝:“天命大将军!杀!”
黄稹持长矛,亲自走在最前面。
两千兟甲兵,举着盾,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居巢西城墙走去。
军候持着大纛,由两个兟甲兵左右遮护,紧紧跟随在大将军黄穰后面。
原本阵阵敲响的战鼓,也减缓了鼓点,变得缓慢而坚实,更显现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这是重甲、大盾、坚执和杀意交错而成的压迫感。
后方的叛军,不约而同发出一声欢呼:“大将军万岁!”
城墙下,西门正面的四座云梯下,先批攻城的叛军精兵停下脚步,护持着云梯,将登城的路给即将到来的大将军和大将军亲兵留了出来。
还有剩余几座云梯,另外两位叛军将军也带着麾下精兵向这几个位置走来。
更多的叛军,带着小梯,密密麻麻,再一次在三位将军之间的空隙间蜂拥而随。
叛军三位将军齐攻西门。
而此时,城头上箭支充足的玩家越来越少,城上郡兵开始掏出弓箭,接替了射位,而城下的玩家步兵又上城,补充了郡兵的位置。
其他三面城墙,各个叛军校尉,也就在这一时刻,再一次向城墙发起了强攻。
陆康站在城头上,看见这一幕,心头一颤,眼角一跳,仿佛也感受到兟甲兵顿地那一刻地面的震动。
“恭祖。”
“陆公宽心,正面交给我来防守。”陶谦深深吸了一口气,举起右手,向前方轻轻招了招。
他身后的三百亲兵快步上前,每屯五十人一组,六屯亲兵分散开来,占据了正面四座云梯的守城位置。
这三百亲兵劲装皮甲,携带一面小盾,一柄百炼环首刀,身背一张强弩,带两袋弩箭。
三百精兵,名号丹阳。
庐江上甲和丹阳同样是选兵之地,但庐江上甲却没能成为名号兵,只有在黄穰兄弟手下精心操练之后,才成为名号兟甲兵。
而丹阳兵以整个丹阳郡为兵源,却一步从称号兵,跨为名号兵。
不为别的,就因为近三百年前,大汉朝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在浚稽山与万匈奴骑兵血战,匈奴不能胜!直到后来,匈奴断绝了五千汉兵退路,汉兵箭矢用尽,矛折刀断,最后不得已用木棍、车辐和匈奴交战!就算这样,匈奴到最后都没能用自己的力量击破这支汉军。
李陵麾下这五千汉兵,出自丹阳。浚稽山这一战,就是丹阳精兵成就名号的一战。
自此,大汉精兵出丹阳,天下尽知。
陶谦,丹阳宛陵人,以尚书郎出任舒县令后,从自家乡丹阳招募了三百亲兵。黄穰叛乱,议郎陆康到郡,陶谦获得准允,用郡中武库,将这三百亲兵装备了起来,成为了名号丹阳兵。
陶谦也掏出一张劲弓,走到最前,淡淡吩咐:“这城头二十丈,谦与诸君共存亡。我们背后就是太守大人。牢牢守住城墙,谦与诸君死尽之前,不要放叛军任何一人登城。”
“小人等愿为陶大人效死。”
三百丹阳兵不知死为何物,毫无惧意,悍然答道,随后纷纷张开强弩,搭上弩箭,持在手中。
城下兟甲兵已经越过射程,陶谦也张弓搭箭,一声轻叹:“各自为战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