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浩大的除夕傩礼向诸蕃展示了大国礼仪,然礼毕不久,也就是天亮前几刻,数十人头戴白冠,身穿白衣,焚香执花,口诵弥勒菩萨心咒,朝建国门走去。  “尔等何人!”监门质问。  为首者作礼:“我等弥勒者,蒙佛授记,下世成佛,度化众生,往生兜率天。”  监门见那人慈眉善目,稽首道:“弥勒佛下生人间,信男不识尊驾,还望恕罪。”守门的士卒纷纷叩首迎拜。  忽地,诸僧蜂拥而上,夺卫士武器。为首者令道:“随我入宫,诛杀昏君!”  “新佛出世,铲除旧魔!”一群人执刀入宫,杀气腾腾奔去显仁宫。  齐王暕恰出宫,忽有伤兵来报:“大王,有贼入宫行刺!”因令:“速去斩之!”  僧人人少不敌,死伤大半,逃窜而去。一场起事迅速平定,却似乎在新年之际给一片盛世气象的杨隋江山种下诅咒。此后不到一年,反抗杨隋的义旗如雨后春笋,高举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短短七年里,各地大小起事百余起,民众压抑多年的熊熊怒火自下而上,将曾经预言将有二千年基业、二百世皇统的杨隋江山烧了个干净,此后话也。  弥勒起事的消息传来,皇帝闻之震怒,令齐王于东都大肆搜索,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原则,京中弥勒信者,不论谋逆与否,皆被问罪,连坐者竟达千余家。一时间,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戒备森严,才待几日的观音婢亦有察觉。  出城时,监门将军拦车盘查,阿舅连忙出车,揖道:“某太常寺治礼郎高俭是也,未知将军有何指教?”  “原是高治礼郎,久仰才名。前日有贼起事,故今严查出入,还望治礼郎担待。”  高士廉连道:“将军身负重任,俭自当配合。”  监门将军令人检查车驾,见是观音婢等人,高士廉解释:“因备傩礼,某携小女入都。小娘子怯弱不知礼,某之过也……”因朝云阿等道,“快快下车,切莫耽误将军正务。”  “不必了。”监门将军阻道,“治礼郎清名在外,岂会私通逆贼?某不过例行公事而已。”因朝守卫道,“放行!”  “多谢将军!”高士廉拜辞而去,心底略略松气。  与坊间人人自危不同,唐国公府里迎来送往,显然未受任何影响。  “钜鹿郡公府今来纳采……”窦氏端坐于榻,缓缓说道。目光扫向榻前,望见爱女深陷的眼眶里燃起光芒,强作坚硬的面容柔和几分:“往后是贵是贱,皆由命也,勿怨父母。”  秀宁喜道:“阿娘同意了?”  窦氏颔首:“尔执意嫁之,我能奈何?”  “谢阿娘!”秀宁勉力长拜,方一抬首,眼前一黑,竟厥了过去。  原来,窦氏气愤秀宁私许柴绍,恐其日后为人所轻,故作不知其事,假意为秀宁议亲,实则试探柴绍,顺便惩罚秀宁私许之举。谁知,闻知父母议亲他人,秀宁闭阁不出,甚至绝食相逼,窦氏这才松口。  因皇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欲于上元这日在端门街盛陈百戏,直至月终乃罢,故李家推迟外赴,柴李两家加紧筹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仪。  这日,窦氏于房垂问亲迎事宜,世民急步入来 :“阿娘,长孙将军病殁了?”见阿娘颔首,世民如闻晴天霹雳,良久呆立。“阿娘早知耶?”  “是也。”  世民恼极:“阿娘胡不告之于我?”说着趺坐于蓐,脸色怨怨。  “乃父曾受皇帝谴责,且我们居守外地,不宜擅自行动,故未赴丧。”  世民倏地起身,额上青筋暴起:“将军赠我落雁弓,教我箭法,有如恩师也。阿娘隐之不告,实为陷我不义!”  “尔往何去?”窦氏见他愤然离去,急问道,侍女却执书入来:“娘子,民部尚书夫人来帖。”  窦氏展帖阅过,朝侍女道:“备好花灯,去至长孙尚书府。”  “二郎缘何不悦耶?”阿芙目送小郎君出院,问与阿茗。  阿茗手执鸡腿骨,吮指道:“方才我云长孙公病殁,二郎闻见,问于主母,自是意颇不悦。”  阿芙自顾喂食猞猁:“二郎必是去往大兴了。”  “嗐!”阿茗大惊,“明日亲迎,能赶回否?”  阿芙摇首:“难料也。”  阿茗嚷道:“二郎许车障后去端门看戏,听阿孟云,端门戏场热闹非凡,若二郎不归,我们亦不能出门。”  阿芙白她一眼:“三娘出阁,此等大事,二郎岂会不归?”阿茗闻言,安心啃着鸡骨。  窦氏去到长孙炽宅时,娄氏引之入阁,二人互致问候后,窦氏直问:“夫人令妾前来,未知长孙公有何指教?”  娄氏暗叹,因笑:“早闻唐国夫人明睿人,果然见人如闻。实不相瞒,今日相请,确为仲炽之意。只因不便登门,故烦夫人来府,未知夫人会否介意?”  窦氏谦笑:“长孙公但请吩咐。”  长孙炽出自屏风后,长揖道:“多谢夫人。”  窦氏起身见礼:“昔年旧恩,妾长记于心也。”  二人相望一眼,俱是感慨。长孙炽由娄氏扶着坐下,行动微显艰难。  窦氏看在眼里,目光怔忡。一晃三十载,当年清宫之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他从杀气腾腾的人群走出,烛点映在他俊朗的双目里,看不出一丝温度。父亲单手捂上她的嘴,唯恐她再说出大逆之言。她挣扎不得,双目瞪视,恨不能奋起而杀之。  “大长公主、驸马,某丞相府功曹参军长孙炽是也。传言宇文招少子藏匿京中,某奉丞相令搜于各府,还望通融。”他上前揖道。  阿娘捂她在怀,敛衽道:“长孙公要务在身,请便也。”  “多谢。”只见他大手一挥,兵士搜寻而散,一时间,公主府上下骚动不安。  她仇视他,如同仇恨逆臣杨坚一般。因为就在刚才,她听说长孙炽率人清洗皇宫,诛尽宇文氏族,以为杨坚登基作最后准备。愤恨之下,她投床大哭:“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父母连掩其口:“汝勿妄言,灭吾族矣!”话音刚落,他便率众而入。  室内一片沉寂,惟余几双眼睛沉默对峙。她冷视于他,一副视死如归之态。而他望着双目瞪圆的自己,冷峻的面上竟闪过一丝笑意。  不久,众人无果而回。他抱拳笑道:“打扰之处,还望大长公主恕罪。”说罢目光扫过自己,健步而去。  直至远去的身影隐没夜色中,窦氏方觉回神,目光望向眼前的花甲老者,感慨不已。  长孙炽亦颇感慨,当年豆蔻之年的小娘子辗转已是不惑,眸中的慧光也已深深内敛,而那股慧光恰为他叹赏至今,也是他请她前来的原因。“某请夫人前来,实有一事相告。”  窦氏正色:“长孙公但说无妨。”  “夫人明睿人,教养子女必然不差,鹅王生前曾有意联姻……”窦氏眸色诧异,却未接话,只继续听着:“夫人之诸子,二郎幼而聪颖,鹅王尤爱之,欲许以五娘。然伊不幸身故,未得如愿,亦某之憾也……”长孙炽长叹一声,“婚姻大事,夫人自有定夺。某告以此事,只盼夫人择婚之时,愿以五娘为虑。”  窦氏颔首:“妾明了。长孙女名门之秀,世人无不求之。倘日后结亲,妾必奉上媒人礼。”  长孙炽安心一笑:“媒人礼倒不必,某只盼告慰弟之亡灵。”二人俱不知,三十年后再见,却也是最后一叙。  回宅途中,阿梅问于主母:“娘子欲选长孙五娘乎?”  窦氏沉默须臾,叹道:“为时已晚……”  莫非主母已然定亲?阿梅欲再询问,见她闭目小憩,眉头微皱,遂压下疑惑。  至家未见世民,窦氏正欲询问,三胡忽泣入:“阿娘!”  窦氏愣住,阿梅敛色:“三胡,尊卑有别,不可无礼!”因令人遣出。  三胡跪过去,哭道:“阿娘,我是四郎!”  窦氏惊而推之:“三胡放肆!念尔初犯,今次不予责罚,再若胡言,必逐出府!”  “三胡年幼无知,还望娘子恕罪!”陈善意跟入,伏拜请罪。  “阿……阿陈,快告之阿娘,我是四郎!”原来陈夫见主母优待三胡,欲道出实情以邀宠。然陈善意不舍,争执之时,被三胡听去。  “三胡……”见他瞪过来,陈善意连忙闭嘴,再看主母脸色铁青,愈加无措。  “何故?”李渊入来。  三胡见之,扑至李渊跟前,哭问:“阿耶为何不认我?”  李渊怔住,望向窦氏,一时无措。窦氏看在眼里,了然几分。李渊遂引三胡过去,道:“其实……”  “不必了!”窦氏目光回避,冷道,“尔等皆退去。”  “阿娘……”三胡欲前,被她厉眼止退。  人皆退出。窦氏扶额,半晌说道:“汝必知一切。”  李渊跽坐于侧:“我不忍相弃,故交阿陈私养。”  “我与三胡种种,汝尽观于眼。”  李渊低眉答道:“是也。”  窦氏眸里浸出水光,顷刻转成一道寒光:“故汝任之近我,希我亲昵之?”  李渊颔首:“毕竟乃我骨血,焉能弃之……”  “汝果有怨也……”  “未曾有之。”  “昔我不养妾生子,弃尔骨血,汝岂无怨乎?”  李渊迟疑须臾,摇首。窦氏凄笑一声,半晌说道:“以你看来,我不过毒妇耳。”  “非是如此。”  窦氏抬手止道:“此话到此为止。尔欲养三胡,我无权干涉,然不可见我跟前。”  李渊欲劝,须臾叹道:“我知如何处之。”  李渊认回三胡后,因他生于元月,名之“元吉”,念他委身为奴多年,大为怜爱。   仿佛一夜之间,胡人如潮涌入洛阳城。每走一处酒食肆,皆能看见胡人醉饱而散,不付一钱。  秀宁隔着绢纱,问道:“胡人焉敢如此放肆?”  柴绍切好羊肉,蘸酱递之:“圣人许诸蕃入市交易,并令胡客过酒食店者,须邀延就坐,不取其钱。”说着指向窗外,“汝看诸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皆皇帝之令也。就连卖菜者,亦须龙须席铺地。”  秀宁正欲询问,见一胡人问于店主:“店家何不取其值?”  店主依令答道:“中国丰饶,酒食皆不要钱。”  胡人惊讶,因问店主:“先来洛阳,未见丝绸缠树,今何故也?”  店主答道:“中国丰饶,丝绸充盈,故用于缠树。”  胡人微疑:“中国亦有贫者,衣不蔽体,为何不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店主羞惭而不能答。  秀宁见那胡人有些聪明,因请酒博士邀其入席。胡人过来作礼:“某何潘仁也,幸会。”  柴绍作揖:“某柴绍也,此我娘子李氏。”  秀宁欠身,脸浮薄晕,所幸面纱遮住:“尔状似吐蕃人,却口说洛下音,常来中国耶?”  “娘子聪慧人。”何潘仁道,“某仁寿元年来此,距今已然九载。”  秀宁颔首,以示了然:“听闻两百年前,吐蕃国天降经卷宝塔,其解义者在中国?”  “是也。”  “我不信之。”秀宁道。  何潘仁敛笑:“何也?”  秀宁笑道:“妾不信佛。”  中原人无不诚心礼佛,何潘仁颇感惊奇,亦笑:“信则有,不信则无。”  三人俱笑,又说些吐蕃见闻,相谈甚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