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泉宫游玩了几天后,皇帝终于率领众人开始向猎场进发。    顾桓总算松了口气,这几天的诗会雅集,可把他折腾怕了。那些公子们,看到景好要吟两句,看到花美也要颂两阙,若是真的个个都文采斐然也就罢了,顾桓作诗的水平虽然差了点,鉴赏的水平还是有的。    可偏偏,那些人多数都是陈词滥调、堆砌辞藻,为赋新词强说愁,酸得他牙都要掉了。    去打猎吧!不打猎的秋狩算什么秋狩!    出发的前一天,龙禁卫发下了各人用的箭矢。    秋狩期间对弓箭的管理非常严格,只有参加狩猎的人才能领到固定数量的箭矢,每支箭上都刻着名字,便于后期统计各人收获的猎物。    十二皇子的伴读中只有顾桓参与狩猎,领到的是精铁箭。    顾桓看着十二皇子的金箭,面露羡艳。那金箭不似一般的精铁箭,不知掺了什么金属打造,闪烁着暗金色的光泽,箭头是三棱箭簇,看起来锋利无比,箭身是杨木所制,浑圆笔直,箭羽是黑雕翎,不显眼处刻着一个小小的“易”字。    陈易看见顾桓的眼神,笑着将箭递给顾桓,说道:“我特地为你要来的箭,你可别辜负了我的期望!”    顾桓小心翼翼地接过金光闪闪的箭矢,朗声应是。    这样华丽锋锐的箭矢,只有饮了热血,才不辜负了它!    猎场距离汤泉宫有大半天的路程,因此狩猎的这几天会露宿野外。    顾桓收拾好行礼、背着箭囊,次日一大早跟着大队人马朝着猎场出发。    走了大半天,眼前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参天大树直冲云霄,浓郁的森林里隐隐传来猛兽呼啸之声。    浩浩荡荡的队伍停下,开始安营扎寨。从正中的金顶帐篷辐射开,四周密密麻麻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帐篷。    侍从很快铺设好了席位,铺了明黄绸缎的桌几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美酒佳肴。    帝后坐在上首,皇子们依年龄次序排列而坐,伴读们陪坐在皇子们身后。    顾桓第一次看到了整整齐齐的十二位皇子。这些皇子虽然长相、气质各不相同,身材也有胖有瘦,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美男子。    毕竟这些皇子的母妃们,都是各有千秋的美人。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世界上哪个男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没有机会的也就罢了,若是有机会的,谁不想去争一争?    天启帝笑呵呵地看着下方英姿飒爽的年轻人,个个精神抖擞,身上背着弓箭,腰间跨着箭囊,一张张年轻的脸盘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天启帝看到十二皇子身后,顾桓也背着箭囊,满脸雀跃,笑道:“顾桓,你年纪这么小,也要去打猎?”    顾桓连忙起身行礼,恭敬地说:“草民想着机会难得,去长长见识也好。”    天启帝笑了笑,说:“倒是个有志气的。”    此言一出,周围的公子们脸色纷纷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参加此次秋狩世家公子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公子们这几日吟诗作赋、卖力表演,说白了不过是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没想到顾桓不过一个庶子,年纪又小,倒让皇帝记住了。可想而知,将来他一旦金榜题名,必将前途无量。    不能去参加打猎的小少年们难免有些妒忌。    只有杨滨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色,他是真心为这个小表弟感到自豪。    天启帝环顾四周,大声道:“接下来几日就看你们的表现了!狩猎优胜者,朕重重有赏!”    “是!”宏亮的声音响起。    天启帝满意地笑了,挥了挥手:“去吧!”    参加狩猎者利落站起,行礼后离去。几十匹快马争先恐后地冲入森林,扬起一阵阵烟尘。    年轻人呼啦啦地走了,营地里顿时显得空荡起来。    天启帝笑着问一边的平郡王:“你怎么不去显显身手?朕记得你从前最爱打猎。”    平郡王笑了笑:“老臣年纪大了,就不去抢年轻人的风头了。阿喣去了,他打的猎物难道不孝敬我这个老子么?”    “你有个好儿子!”天启帝感叹。    “陛下有十三个好儿子呢!”平郡王笑着说。    天启帝听了,视线投向下方的儿子们,除了十一、十二、十三几个小皇子外,三皇子和七皇子也在原地不动。他皱了皱眉,问道:“阿晏、阿智,你们怎么没去?”    三皇子陈晏、七皇子陈智听到皇帝点了他们的名,对视一眼,三皇子先说:“回父皇,儿臣不擅骑射,就不去丢丑了。”    七皇子也附和着。    天启帝笑道:“君子习六艺,你们也是自幼练习骑射的,既然会骑射,那还怕什么?侍卫们自会帮着驱赶猎物,还不去试试身手?这可是皇家的传统!到时候人人都有儿子孝敬,难道你们就不想孝敬朕?”    这话一出,三皇子和七皇子都只能无奈地道:“儿臣遵旨。” 从侍卫处接过长弓和箭囊,辞别众人,骑马出发。    十二皇子有些担心地看着三皇兄的背影,总觉得心里慌慌的。左右一看,却见两个兄弟都在享受美酒佳肴,似乎对方才的一切无动于衷。    郁郁葱葱的森林里,顾桓也骑着马,赶上了平郡王世子陈煦一行。    陈煦看见他,拉着马停下,笑着说:“你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猎场危险,你年纪小,可得跟紧了侍卫,小心为上、不可逞强!”    顾桓连忙答应,又问道:“怎么这回不见大姐姐来?我看见郡王妃带着郡主来了。。    康平郡主陈昭是平郡王和郡王妃的老来女,自陈昭出生后,郡王妃觉得身体大不如前,因此陈昭自幼养在长兄长嫂身边,出门都是跟着顾梅。    陈煦说道:“你姐姐身体不适,留在家中。”虽然这么说,脸上却带着一丝喜气。    顾桓眼珠转了转,大姐姐和大姐夫成婚多年,只有一儿一女,据闻大姐夫后院中的侍妾都生下了几个庶子女了……莫非时隔多年,大姐姐又有喜了?    心里不由得替顾梅感到高兴。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总归顾梅处境好,对顾家是有好处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