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出门,难道以后都不能出门了?那少爷还要不要去大理寺了?既然担心那就多叫人跟着不就是了。”君若然在一旁说道。

“是了,福来你多叫几个身手好的跟着。”夏淳风也说,可不能再把大少爷的安全置于不顾了。

福来听了大少爷的话,点头称是,心里对夏淳风的话十分不满。这小子还真把自己当少爷了不成?

忙又吩咐人找身手好的来给少爷驾马,又多安排了四五人随车跟着少爷。

却说金山巡给夏御风安排的私学倒是一个十分不错的,京城的贵人多,贵人子弟也多。贵人多了,这读书的地方也讲究一个三六九等。

在京城就有这么一家,教书先生原是给宫里的王公子第当先生的,据说连先帝都是他的弟子,先生年老了退休办了一家私学,学堂叫六泉山居,在朝当官的富贵人家都喜欢送子弟到这里。一是六泉山居的主办人是曾经教过先帝的帝师,二是这老帝师办学之初就说了只收有才有德的人。

这些官宦子弟都想当这个有才有德的人。所以都往里送孩子。但至于是不是真的只有有才有德的才能进去,那只有帝师顾先生本人知道了。

顾先生本名叫顾郅,字知得,大家都称他知得先生,今年已经年过古稀。虽然学堂是他办的,但他本人只教授几位入室弟子。其他都是他的徒弟在教。知得先生本家也是大户人家,祖上三代都是在朝为官,在京城这个遍地都是贵人的地方,也是很有名望的书香豪门。

顾先生两年前七十大寿的时候,收了一个关门弟子,叫夏御风,年纪尚小才九岁就让顾先生十分喜欢,说是这孩子有大才,是个人才。

夏御风自打当了顾先生徒弟,在金家日子好过很多,金山巡因为在大将军府当着个外院管事的差事,费尽心思地把两个儿子都送到了这里读书,而后又把内侄子也安排了进来,没成想自己儿子读了几年书了也没得知得先生一眼青睐,反倒是这个黄口小儿一进门就当了知得先生的弟子。

夏御风是有才气的,他自打有记忆开始,爹爹夏先生就逼着他与哥哥读书,打小他的记忆就特别好,看过书都能记住,不到五岁就能背诵古诗词,七岁时说能七步成诗也不为过。

进六泉山居是要考试的,进门的考试就是赋诗一首,像夏御风这种才九岁的,就是进了学堂也是学童班,别说赋诗,能认得几个字,会首打油诗就可以了。

但是夏御风一进学堂就遇到一题,以秋景为题做一首诗。夏御风见学堂花圃内种了许多菊花,便脱口说:“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刚好那日知得先生在学堂内,得知有个小孩作了这么一首诗,当时就表示十分喜爱,然后就直接叫人带着夏御风去考问了一番,当日就说收了当关门弟子。

所以说这两年,虽然夏淳风在君家过得十分凄苦,但弟弟其实并没有他想象的寄人篱下,过得十分窘迫,反倒十分得意。

再加上他从君家拿的薪资十有八九都托人带给了夏御风,夏御风还是过得十分滋润的。

夏淳风这是第一次光明正大地出来见弟弟,两人坐着马车一路就到了郊外的六泉山居。这六泉山居建在城外的一座山的半山腰上,沿路拿石子石板铺了小路,上下山到十分方便。

夏淳风与君若然乘车到山下,便下车往山上而去,要说君若然一起还是六泉山居的弟子呢,这次过来倒是熟门熟路了。

待到了山腰,只见两个小童守在那边,见有人上山,还道是哪个敢迟到的,心想这次非要要点好处才能放行,再一细看,来人又不似读书的学子。两个小童一个叫子清,一个叫子虚,忙走近作揖,开口问道:“不知公子找谁?这会子先生们都上着课呢。”

夏淳风朝二人拱拱手,说认不认识一个叫夏御风的孩子,两年前来此求学,今年十一岁了。

子清子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说,夏御风太有名了,忙点头说认识,但是你们要找他什么事。

夏淳风拉了拉君若然的手,说:“是这孩子的哥哥要找他。”

子清于是对着子虚说,你带他们去禅室休息吧,我去通报。便噔噔噔地往山上跑。

子虚带着他们三人,夏淳风问怎么御风不在这里上学吗?子虚说夏御风太厉害了这会跟着知得先生读书呢。

一旁的君若然听了都惊讶了,知得先生的大名他太清楚了。没想到夏淳风这个弟弟有这个能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