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峰迎至厅堂门口,不多时,便见一个老太监开道,此人正是青霞封妃那日宣旨的位那曹公公。天元皇帝着了一身便衣跟在后面,左右跟着几个随身伺候的宫娥太监,手中提着几盏照明的灯笼。一见到皇帝,李承峰立马脸色一变,双目中瞬时浸上泪水,却强碍着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将那泪光封在眼中,当真是悲惨极了。他跪到皇帝跟前儿,悲号道:“父皇——,你要给婷儿做主啊!”

人心都是肉长的,李元麟虽当了这么久皇帝,但也免不了这世俗的情感,况乎这儿子还是他六个皇儿里面最得他欢心的一个。心中悲悯之心将起,便看得曹公公迎了上去,欲将李承峰馋扶起来。嘴里道:“誉王殿下节哀,陛下既然来了,就一定会还誉王妃娘娘一个公道。”

李元麟作为一国之君,虽然皇位来得并不光明,但也不想做一个让天下人觉得昏庸无道的皇帝,因而即便他再宠着李承峰,明面上也得端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曹公公这番作态极合他的心意,他张口道:“你起来,朕不会让誉王妃就此枉死。”

李承峰原还不顾曹公公的搀扶强在哪儿跪着,听了皇帝的话,悲着高呼了声“谢父皇恩典”才算起了身来。

青霞和夏雪宜在里边站着,并未因皇帝来就学李承峰那样急切围了上去。听了曹公公一番话,青霞擒了丝笑对夏雪宜道:“这曹公公倒是个会来事之人,一句话说得滴水不漏,即合了李承峰和李元麟的意,又没有得罪咱宁王府!”

夏雪宜道:“他这十几二十年来能一直稳坐内廷总管之位,自是个通透之人。”

说起这曹公公,年逾花甲的岁数头,倒真算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是十几年前那场宫廷巨变里少数活下来的老人,不仅活得如鱼得水,还很得李元麟信任。若说活下来是他的幸运,那么得皇帝欢心便是他的本事了。他小名宝子,生在一户穷苦农户人家,家中数他最大,下面还将养着几个弟弟妹妹。想他们这些农户靠天吃饭,庄稼丰收了也还得上交国库,再依着家里人口多,即便是丰收年,家中也并没有多余的口粮。

说他是个奇人,也从这刻开始的,那年是近几十年来少遇的一次大旱年,庄稼颗粒无收,朝廷发放的救济粮被所谓的朝廷命官们一层层剥削下来,分到他们这些穷苦百姓手里连煮个清粥都看不到几粒米,更何况他们还有一大家子人。照当时的趋势下去,他们迟早得因饥饿丢了性命。

就着这样吃了上顿没下顿,前胸贴着后肚皮的日子过了两日。一日早上起来,他父母竟没再看到他这个人了。过了几日,倒有一村中熟人带了封信、一小袋米和几两碎银子回来,说是他家宝子捎回来的。要说是信,他们这些芽户人家哪有这体面,不过是随便画了张小人图,上面大致说道:他过不了这样的苦日子,进宫当太监去了,这袋米和几两银子是他的卖身钱,他在宫里用不着,就托人给他们带了回来,让他们生活开好点,若是有能力,将几个弟弟全部送到学堂去读书,唯有这样才有活路。

他也是命好,刚一入宫就遇到个老太监收干儿子,他年少时生得不差,嘴巴又甜会来事儿,在这个干爹的帮扶下,一步步坐到了殿上太监的差事,更在后来新皇李元麒登基后,在纳兰皇后宫里当起了管事太监,两年后内廷大总管去世,又在纳兰皇后的保荐下坐上了内廷大总管一职。

至此,他也算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了。可算这内廷总管的位置还没坐稳几年,齐王李元麟便以“皇帝昏庸无道、外戚干政致使百姓民不聊生”的由头攻进大明宫含元殿,结束了前朝统治。该说他的职位特殊,又有实权在手,知道不少宫中腌臜事,这样一个人,是新皇绝不会留下才对。可令人意外之事又发生了,他不仅保住了性命,还稳坐内廷总管之位直到如今。天元皇帝李元麟念他劳苦,几年前还专程给他赐了名德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