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想的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吕布在荥阳兵马虽只有2万多人,袁绍莫说攻城,就是野战,连战2场,被吕布这边打的丢盔卸甲,仓皇逃回。

真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仇!

剩下在袁绍面前挽救自己名声的唯一办法,击败陈原,让他知道知道天高地厚。

陈原放话2月16要与董卓大战荥阳。2月初十,董卓率大军10万来到荥阳,换下刚刚战胜袁绍,正志得意满的吕布。

吕布被派到大谷关,以防南边的袁术。

而新败的袁绍,兵撤五十里,屯兵于陈留(现在开封附近)。

一时间,战场形势越发感觉怪异。

讨董大军,在董卓到来之后,屯集于陈留之地,畏缩不前,再无西征之意。

更让人稀奇的是,袁绍专门抽出2万重兵屯于黄河南岸的官渡。

明眼人立马看出,袁绍之意不在董卓,而是针对河内的陈原。

黄河进入下游,没有两侧山体的约束,河道变宽,水流平缓,不少地方随着泥沙的来回滚动,没有固定的河道。

陈原要渡河到荥阳战场,能渡河之地,就在官渡。

如今袁绍屯兵官渡,就是让陈原无法加入荥阳战场。

可是,陈原压根似乎就不在乎一样。

2月13,春光明媚,万里无云。

河内郡河阳县的黄河大堤上,红旗招展,人头攒动。

河堤之南的河道之内,无数只船只将河面铺满,密密麻麻,宛若下锅的饺子一般。

一队队人马,一队队战车,正从河堤北的绿草地上集结起来,排成整齐的队伍,越过河堤,走下斜坡,来到码头之上,上到一艘艘大船之上。

就连对岸潜伏在树林草丛中的董卓袁绍斥候都能看的清清楚楚,陈原大军要出动了。

探马如流星般向各地飞跑,将陈原大军出动的消息,传到洛阳,传到荥阳,传到陈留,传到官渡。

上午辰时,黄河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道道金蛇在游走。

浪花飞卷,不断拍打着水面之上的大船。

一座座大船,紧紧相接,延绵十几里长,一眼望不到头。

每条大船之上,战士肃立在船头,战车放在大船两侧,中间则是战马。

船队最前面,则是一个巨大的虎头战船。

陈原依旧内穿黑甲,外罩红披风,站在虎头战船之头。

凉风习习,带着阵阵凉气,扑到陈原的面前。

一旁的司马朗道:“刺史,所有人马都已上船。”

“好,我们这就出征!”

说着话,陈原一举手中马刀,朗声高喊道:“出发!”

随着他这一声命令,船队拔锚启程,顺水东下,直扑向官渡而去。

中午时分,陈原出征官渡的消息已经到了虎牢关。

“哈哈,文优,你立功了。”

董卓坐立正中,用手一指身旁的青衣李儒,哈哈大笑起来。

“果然是文优的离间之计起了作用,陈原竟然要打袁绍。好!好!好!”

董卓连叫三个好,一脸笑容地看着李儒,正是这个谋士起了关键作用,才有今日陈原与袁绍相争之局面。

对董卓来讲,看着自己的敌人互相征战,比自己亲上战场还要兴奋,更何况让好出虚名的陈原与名重天下的袁绍厮杀,还是李儒刻意营造的结果。

这就像自己种的果树,结出香甜的果实一样。

这种心醉,这种香甜,不是一般果实味道可以论的。

一周随他出征虎牢关的大将,李傕、郭汜、张济、徐荣,一个个也是笑逐颜开。

青衣李儒,脸上却无笑容,一副紧皱眉头的样子,似乎还在考虑战场之事。

“文优,今日当是我军大喜之日,你为何如此?”

董卓说着,眉头低垂下来,肥腻的脸上甚至有点不高兴。

一众将领也一起看向不识相的李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