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板,人已经选出来,你决定锻炼部位吧。”
七点钟左右,两个被围观群众推出来的“小白鼠”和纪轲、光头吴一起站在场地中央,开始了私教技能比拼。
“就胸大肌吧,大家也能看到清楚明白。”比试的主题是肌肉发力的感觉,那就需要一个直观的外在表现,光头吴也是常年健身的老手,自然清楚,腹部表现力不行,腿部不是很雅观,手臂难度底,背部难度高,肩部难分胜负,唯有胸肌最合适。
两个小白鼠,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他们将会轮流亲身体验双方的私教带课水平;在他们两个准备的过程中,刘帅、周霆他们也在引导围观人群,让他们注意比试的重点。
锻炼过程中,肌肉是否发力是很主观的判断,旁观者怎么确定哪一方的效果更好呢?答案自然是有的,那就是泵感!
简单来说,泵感就是血液堆积在锻炼部位所引起的充血、膨胀感觉;通常泵感多发生在抗阻力训练,即力量训练的过程中。
力量训练中,肌纤维被轻微撕裂,身体会及时修复这些撕裂的肌纤维,于是承载养料的血液就会被调集到锻炼的部位,形成局部充血;泵感强烈时,锻炼部位会隆起、发红、触摸时有弹性、自我感觉有轻微撕裂感。
传统训练,想要获得强烈的泵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增加神经对肌细胞的募集、感知能力后,再对训练强度、频率、组间休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方能获得。
泵感本身并不意味着训练效果会有多么好,但它却能够为训练者带来微妙的乐趣体验,同时对锻炼效果产生正面积极的心理作用,所以很多健身老手、资深教练十分推崇训练时的泵感。
一般来说,没有锻炼基础的人,神经对肌肉的感知、募集能力的数值在30-40之间,能满足日常的起居坐卧,但很难感受到肌肉发力是什么;
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数值提升到60左右,对大肌肉群(胸,肩,背,腿,腹)以及常用肌肉群(手臂、颈部、小腿)的发力有模糊感觉;
数值提升到80,几乎所有浅层骨骼肌的发力、收缩都有明显感觉,并且能够主动控制肌肉,寻找这种感觉;这一阶段,差不多也是全面掌握离心收缩,顶峰收缩等训练技巧的阶段;
数值超过90,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已经足以让一般人膛目结舌:男抖胸,女抖臀;这两种技巧是这一阶段的健身人群炫耀的必备技能。
“准备好了吗?倒计时开始!”比试肯定不能和真正的私教课一样,长达一个小时;毕竟有观众,要考虑票房,呸,考虑观众感受。
四组平板杠铃卧推,这就是比试的具体内容!通过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在“小白鼠”锻炼过程中的动作纠正,让围观群众和“小白鼠”感受两拨教练的水平高低。
纪轲作为金牌私教工作室的带队人,被光头吴以“咱俩身份对等,都不用下场”为由,拉到场外;负责指导小白鼠的是看起来文质彬彬的FJ人----周霆。
“哼,你以为我不下场,就搞不定你们了?”纪轲看着对面正和陈经理窃窃私语的光头吴,心里知道对方可能趁之前的一个小时已经摸清了自己这群人的底细,认为捆住自己,就有胜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